关于开展“雷锋精神代代传、志愿服务耀青春”志愿服务月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刘双发布时间:2025-02-28浏览次数:90

各学院团委(总支):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志愿服务作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组织开展“雷锋精神代代传 志愿服务耀青春”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3月

二、活动主题

雷锋精神代代传志愿服务耀青春

三、主要内容

(一)“青年志愿•传承精神”志愿服务项目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学雷锋”大思政课建设,鼓励各学院团委(总支)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深化雷锋精神青年化研究,围绕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思考探索雷锋精神的新时代意义与实践,通过主题演讲、情景再现、互动交流等形式,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涵育家国情怀,展现青年志愿力量。

(二)“青年志愿•田间课堂”志愿服务项目

鼓励各学院团委(总支)结合实际,组织团员和青年志愿者走进乡村基层,围绕农村环境治理、文明健康理念普及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聚焦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与文化传承,梳理乡村发展的现实图景。促进校地合作长效机制,让学生在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中,体悟雷锋精神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用知行合一的担当为乡土中国注入青春注解。

(三)“青年志愿•情暖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鼓励各学院团委(总支)与街道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结对共建关系,围绕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志愿服务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特殊群体,持续开展青年志愿者助老“金晖行动”、服务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等,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社区内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帮助,传递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四)“青年志愿•生态徐州”志愿服务项目

鼓励各学院团委(总支)结合《“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组织动员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环保公益项目,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聚焦“3•9保护母亲河日”、“3•12植树节”、“3•21世界森林日”、“3•22世界水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环保宣讲、垃圾分类、植绿护绿、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

(五)“青年志愿•普法有我”志愿服务项目

鼓励各学院团委(总支)组织团员和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以宣传《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围绕刷单返利、“校园贷”等网络贷款、虚假招聘、虚假购物、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等多发高发的涉青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和突出问题,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六)“青年志愿•校园同行”志愿服务项目

鼓励各学院团委(总支)组织志愿者开展新学期校园清洁活动,在学校公共区域开展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打扫等,组织志愿者进行教学区、生活区的电动车与自行车出行引导、有序摆放,开展“校园小广告”清除,提高学校学生的文明素养的同时实现校园环境洁、齐、美。对学校公共场所吸烟、乱丢纸屑、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宣传环保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七)“青年志愿•一院一品”志愿服务项目

鼓励各学院团委(总支)进一步总结凝练本学院学雷锋品牌特色活动,在原有品牌活动基础上,打造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助力社会发展。各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优势,敢于推陈出新,彰显专业特色,打造专业服务团队、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培育志愿项目,着眼于高水平公益竞赛,早孵化、早打磨,为各级各类公益赛事做充足准备。

四、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各学院团委(总支)要把此次学雷锋主题活动月作为青年志愿者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活动期间,要积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利用自身特色和志愿服务经验,推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团委(总支)要利用主流媒体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广泛宣传,通过选树典型、志愿故事分享等方式,在全社会、全校营造关心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3.及时总结,确保实效。为集中展示宣传各学院特色做法,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学雷锋活动阶段性开展情况总结(500字左右,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成效等)和活动照片(高清版)5-8张,以“学院+志愿服务月”命名发送至校团委邮箱:twbg@xzit.edu.cn。联系人:邱权,内线:6683。校团委将对活动中收集到的相关活动推文、媒体报道,通过团委网站、“青春徐工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并推荐至上级部门。

 


校对:刘双

初审:刘双

终审:郝景亚



 

 

共青团徐州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