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总支):
为促进我校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备战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决定举办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征集“备赛项目”,相关竞赛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2019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二、作品要求
(一)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两年时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学生且不能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国际竞赛中已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作品均不在申报范围内。
(二)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标、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须一同附上。作品中涉及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四)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申报要求每篇学术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五)此次选拔赛面向全校学生进行遴选。各学院要特别注重发挥教师科研平台作用,鼓励教师踊跃参与指导学生申报竞赛作品。要特别注重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学校组建的创新团队和教师创新工作室等科技孵化平台中挖掘作品。各学院在作品参赛学生配备上,要充分考虑现场答辩讲解、技术知识水平、个人形象气质等需求因素,合理调配参赛学生。
三、竞赛日程
2019年1月初,各学院完成“培育项目”的院内选拔与报送。要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附件3)规定完成对申报作品及作者的资格审查,组织院内评审团队对申报作品充分评估,择优推荐作品参加校内选拔赛。
请各学院于2019年1月4日前将申报书(附件1)、作品文本及汇总表(附件2)发送至邮箱twbg@xzit.edu.cn,纸质申报材料送至大学生活动中心230室。联系人:黄慧,内线:6792,挑战杯QQ工作群:258656516。
1月10日左右举行校内决赛,产生校内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排名前十的作品确定为“备赛项目”。
2019年2-4月,开展多场次不同规模校内演练展示,经校内外专家对“备赛项目”和备赛团队(个人)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评选出5个“参赛项目”,选送江苏省赛。
四、奖项设置
本次校内选拔赛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并表彰一批优秀指导教师。
附件1: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
附件2: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统计表
附件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4:“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附件5:作品各级分类说明
共青团徐州工程学院委员会
2018年12月5日
附件1: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doc
附件2: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统计表.xlsx
附件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docx
附件4:“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