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公益科普“周编一” 人工智能进校园

时间:2022-10-24浏览:10设置


近年来,开展编程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新方向。依托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和人才资源,徐州工程学院与乡村中小学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施“周编一”计划,在中小学开设编程公益课程,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据了解,“周编一”计划由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发起,以“每周学习编程一小时”公益推广的方式,为乡村中小学生提供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打开科技大门。“我出生在苏北农村,中学时,大学生到我们学校支教,展示编程方面的知识,我当时就很感兴趣,后来考上大学也选择了这方面的专业。”陈宇杰是“周编一”计划的发起人,也是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他组建了人工智能科普学生公益社团,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契机,支教授课,播撒科学的种子。

乡村振兴,基础在教育。振兴乡村教育,关键在教师。“要推动人工智能在乡村教育的落地,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人工智能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徐州工程学院教师邵环宇介绍,在学生点对点支教帮扶之外,学校还与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教师培训,提升乡村教师队伍人工智能教学能力。

目前,“周编一”计划实施团队已联合徐州市教育局开展了多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师资培训,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活动,拓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新形式。接下来,学校将与更多中小学校开展共建合作,鼓励和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人工智能公益教育活动中,为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科普套餐”。

 

 


返回原图
/